新闻资讯
新车60秒 60秒懂卡车 葱哥咔咔说 企业新闻 硬核视频测评 客车关注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行业热点 车市解读
精彩视频
专栏 行业热点 侠客勇的武林 车市解读 客车关注 互动问答 葱哥咔咔说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车主人生 现场直播 60秒懂卡车 葱哥专访 硬核视频测评 纪录片 新车60秒 新车72变 企业新闻 了不起的卡姐
洋葱专栏
列车长图站 侠客勇的武林
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情

大众日报“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聚焦山东重工潍柴

07-31 21:41 作者: 来源: 编辑:李文华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以及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山东重工潍柴“链”就世界级动力品牌

协同创新,上千家企业链上共舞

盛夏时节,在山西朔州的露天矿场,一台近两层楼高的巨型矿卡正以几乎全天候的强度持续运转。驱动这个“钢铁巨兽”在极端工况下动力澎湃的“心脏”,是来自潍柴的大缸径发动机。

“过去,这类缸径超150毫米的大缸径发动机核心技术,长期被外国巨头垄断。”潍柴大缸径发动机研究院M55产品平台技术副经理冯元福坦言。

为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潍柴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一方面,战略重组法国博杜安公司,整合其优势资源;另一方面,联合上下游伙伴协同攻关,形成了“引进-消化-创新-输出”的良性循环。十余年间,潍柴不仅自身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还通过深度协同,带动产业链伙伴共同成长,催生了一批行业领军者,如天润工业,从地方小厂跃升为全球第二大重型曲轴、最大连杆生产企业。

发动机电控系统(ECU)的自主可控,是产业链安全与竞争力的命脉。“过去国外供应商都是捆绑销售,一个几百元的ECU,必须连带高价泵等组件一同购买,动辄花费数千上万元。”潍柴电控研究院副院长王裕鹏说。为打破“技术+供应链”的双重枷锁,潍柴十余年间累计投入数十亿元,组建千人研发团队,成功开发出近百款电控产品,实现了电控系统的自主设计,为整条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构筑了坚实根基。

面对产业链竞争新格局,潍柴联合200多家上下游企业构建研发共同体,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是潍柴在53%热效率发动机、氢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的关键。

在潍柴潍坊生产基地,智能化正深度融入产业链的“毛细血管”。在这里,AI扮演着关键角色:AI“质检员”可在0.5秒内精准识别发动机缸内异物;AI“采购员”则能分析海量数据,输出零部件精准定价维度,优化谈判策略,提升全链条成本竞争力。

“精准补链”战略,始终贯穿在潍柴的发展中。据了解,潍柴的配套企业从十几年前的300家增至如今的上千家。聚焦链条“卡脖子”环节,通过海外布局整合全球资源,补齐了高端液压、CVT动力总成、燃料电池等技术短板,更培育孵化出一批本土配套企业。

同时,潍柴纵向整合延伸,通过整合陕汽重卡等整车资源,构建起“发动机研发-动力总成制造-整车生产-多元场景应用-后市场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圈。

如今,潍柴已构建起排量覆盖2-579升、功率覆盖18-10000千瓦的全系列全领域动力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少数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应用场景从传统道路运输,拓展至矿山、船舶、数据中心等多个高端领域,产业链韧性与价值空间极大提升。如今,潍柴的动力系统、整车整机等产业链条已深度融入全球市场。

作为山东重工集团旗下规模最大、科技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潍柴积极响应集团“赋能产业链科技变革,真正实现战略联动、项目联动、资源联动,全面提升产业链系统创新能力”的要求,发力构建未来发展的领先优势和强大动能,与上千家配套企业协同创新、链上共舞,“链”出世界级动力品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