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年奔波在云、贵、川、渝等西南山区的卡车司机来说,每一次出车都是对车辆和身心的“极限考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复杂的运输路况:群山连绵、坡陡弯急、气候多变等等,一般的车辆在这里往往“水土不服”。
由此产生的诸多痛点问题也让卡友们头疼不已:爬坡无力心惊胆战、重载之下底盘“发软”、续航不足充电不便、刹车过热隐患重重、驾驶疲劳如影随形……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运输效率,驾驶安全更是“心腹大患”。
潍柴新能源商用车深刻洞察山区用户的实际用车需求,推出潍柴蓝擎X7-156度双挡西南山地版(以下简称“潍柴蓝擎X7西南山地版”),针对性地解决山区用户用车痛点问题。
超级扭矩解决爬坡难,告别“干吼不走”
西南山区路况复杂,昆磨高速27公里长坡是卡友们最心惊胆战的路段之一。满载爬坡时车辆动力不足、中途乏力,不仅影响运输效率,更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潍柴蓝擎X7西南山地版针对这一痛点,搭载升级版汉德185kW双档电驱桥,扭矩最高可达510N·m。在爬大坡时切换至低档,传动比可达25.03,轮端扭矩可放大至惊人的10000N·m。在实际测试中,即便全程满载6吨、开启空调,面对27公里长上坡,车辆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动力输出,平均爬坡角度达到6°,轻松应对连续爬坡挑战,彻底告别“光吼不走”。
坡道起步也可以放心,HAC+ASR会自动介入,防止车辆溜车打滑,并且L挡爬坡挡的设计在限制车速的同时,提升车辆的爬坡能力,卡友们可以更从容的踩下电门,“人、车、货”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能量回收系统,让每一段下坡都“变废为宝”
西南山区连续长下坡路段不仅考验制动系统,更是能量的巨大浪费。传统车辆在下坡时只能依靠机械制动,既损耗刹车系统,又白白浪费了重力势能。
潍柴蓝擎X7西南山地版的多档位能量回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色。在昆磨高速27公里长下坡实测中,车辆实现了6%的能量回收效率,回收电量达9.36度电。这意味着,原本需要消耗能量制动的路段,现在反而为车辆补充了续航。
这套系统配合智能ECO模式,可根据载重和坡度智能调节能量回收强度,在保证行车平顺性的同时,最大化能量回收效率。打开滑行能量回收挡位后,还可开启陡坡缓降功能,在长下坡路段保证车辆不加速,减少机械制动,既提高了安全性,又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
大电量+能量回收,彻底解决续航焦虑
山区充电设施不足,续航焦虑一直是卡友们的“心头大患”。潍柴蓝擎X7西南山地版搭载的156度弗迪刀片电池,在全程满载6吨、开启空调的实测条件下,续航里程达到480km,足够应对山区日常运输需求。
潍柴蓝擎X7西南山区版还配有2C快充技术,也就是说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能把电量从20%到80%,极大地节省了充电时间,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快人一步,领先一路。
针对山区温差大的特点,车辆标配电池液冷和预热回收系统,实现了-30℃至65℃的全域正常充放电,解决了冬天续航严重缩水的痛点。配合2C快充技术,电量从20%充至80%仅需不到20分钟,让卡友在有限的充电机会中快速补能,提升运营效率。
车架“扛得住”,后桥“顶得住”,满载无压力
相比较城市运输,山区路况对车辆底盘的考验更为严苛。连续弯道、颠簸路面,加上满载运输,要求车辆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满载跑山路,对车辆的底盘更是严酷的考验。潍柴蓝擎X7西南山区版应用865*215高强钢直通梁车架,再搭配8+6多片簧钢板悬架,共同构成了一个坚固可靠的承载系统,为车辆提供了强大的“脊梁骨”。即便面对坑洼颠簸的重载路况,也能稳如泰山,有效避免“翘头”风险,让司机安心赚钱。
其后桥升级为汉德8T级免维护后桥,并对差速器壳进行了加厚处理,整体承载能力提升30%。并且,后桥轮距宽至1800mm,再叠加3600mm长轴距,进一步提升车辆稳定性和承载性。
另外,潍柴蓝擎X7西南山区版采用中置电池布局设计,车辆在满载转弯时重心更稳,更不容易侧翻,预留的改装空间还可以加装水箱,自由DIY。
总的来说,潍柴蓝擎X7西南山区版更像是一位深谙西南山区路况的“本地人”,它用硬核的技术配置,精准地化解了卡友日常运营面临的种种痛点问题。
写在最后:
从连续爬坡的强劲动力,到长下坡的能量高效回收,再到适应复杂路况的底盘调校,每一个细节都针对山区实际运输场景进行了优化。它不仅仅是一辆运输工具,更像是一位值得信赖、助力山区运输更高效、更安全、更省钱的合作伙伴。选择它,就是选择了一份从容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