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的城配运输圈里,李军是一位颇有代表性的老货运人。作为一名70后,他在运输行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从最初的一辆轻卡单干,到如今拥有六七台车辆的小型车队负责人,见证了行业从高利润到“极度内卷”的全过程。如今,他也成为新能源转型的坚定践行者。

从油到电的选择:蓝擎带来更高收益
“这行太卷了,不转型就被淘汰。”李军坦言,眼下货运行情持续走低,想要守住利润,最关键的就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而他找到的答案,就是蓝擎新能源轻卡。
李军的车队原本以燃油车为主,如今已经有三台新能源轻卡在运营,其中两台是蓝擎EHPro135度电,一台是蓝擎X7 200度电。
“最早买电车纯粹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李军笑着回忆,“结果一用就离不开了。”
在温州,城配对车辆通行限制严格,燃油车常常因为限行和限时而无法进入核心商圈。蓝擎新能源轻卡享有路权优势,不受区域和时段限制,让李军尝到了甜头——“白天晚上都能跑,单子自然就多。”
更让他心动的,是实实在在的节能收益。李军算过账:一辆燃油车每天油费要两三百块,而电车每天只需要六七十元。
“我三台电车每天就能省六百块,一个月下来能省一万八,这在现在的行情下,就是纯利润。”李军说。
蓝擎EHPro采用135度电池包,单次充满电可行驶约350-400公里,完全能覆盖温州城配运输一整天的配送需求;蓝擎X7的200度电版本续航更长,在多趟往返运输中仍游刃有余。

除了成本优势,他更认可蓝擎品牌背后的实力。“潍柴的大品牌我信得过,底盘、电驱系统都是一体化设计,可靠性高。售后也很给力,有问题当天能解决,不耽误活。”
品质与口碑兼具:司机更愿意开蓝擎
李军虽然不常亲自开车,但他最看重一线司机的使用感受。“司机天天跑在路上,他们最清楚车到底好不好。”
他手下的司机们普遍反馈,蓝擎EHPro起步轻快、转向灵活,尤其适合温州这种道路复杂、停车频繁的城区配送;而蓝擎X7动力更强、空间更大,能轻松胜任重载或长距离配送任务。

“蓝擎的电驱系统扭矩大,起步轻快,爬坡不吃力。能量回收系统制动灵敏,跑山路更安全。”李军总结道。
其中,蓝擎X7的表现尤为突出。该车型可选装博世200kW大电机,起步迅猛、加速平顺;同时提供140–200度电池包可选,部分版本续航可达600公里。
“充电也方便,快充二十分钟左右就能从20%充到80%,比喝杯茶的工夫还短。”李军笑着说,这大大缓解了司机们的续航焦虑。

在舒适性方面,蓝擎X7采用2120mm宽体驾驶室,空间宽敞,部分版本还配备高顶卧铺。司机长时间行车时,静音效果、减震性能和座椅包裹性都让人更放松。“现在他们都抢着开电车,这说明车确实好。”李军说。
写在最后:
如今,李军不仅自己用蓝擎电车,还积极向同行推荐。“我身边好几个朋友看到我的账本,都动心了。”他说,“这车是真能帮你省钱、赚钱。”
他还透露,等到明年,他计划继续增购蓝擎X7。“新能源是趋势,越早拥抱,就越有优势。”
从燃油到电动,从犹豫到信任,李军的转变代表了许多传统货运人的心路历程。蓝擎不仅让他在城配运输中站稳了脚跟,也让他的车队在新能源时代更具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