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车60秒 60秒懂卡车 葱哥咔咔说 企业新闻 硬核视频测评 客车关注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行业热点 车市解读
精彩视频
专栏 行业热点 侠客勇的武林 车市解读 客车关注 互动问答 葱哥咔咔说 趣味短视频 试驾评测 车主人生 现场直播 60秒懂卡车 葱哥专访 硬核视频测评 纪录片 新车60秒 新车72变 企业新闻 了不起的卡姐
洋葱专栏
列车长图站 侠客勇的武林
首页 > 企业新闻 > 详情

智链全球 聚势共赢,2025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盛大举办

11-12 19:07 作者: 来源: 编辑:李文华

11月11日,以“智链全球 聚势共赢”为主题的2025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办。

 作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年度盛事,2025中国商用车新生态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汽车观察传媒承办。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国内外行业专家、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企业的领导,共话前沿趋势,共同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起到校准方向、启迪未来的作用。

开幕式环节,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主持下,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盛敏致开幕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发表主题演讲。

徐盛敏在开幕辞中提到:“本次论坛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脉搏,必将为我市商用车乃至整个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刻动力。”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徐盛敏

王侠会长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中国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目前正处于从1到N的规模化、全球化爆发前夜,广大商用车企业和物流运输企业要主动求变,成为新生态里的原住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

转型升级中的阵痛与机遇

上午主题演讲环节,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长信,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成,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明,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贵平,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与装配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Sotraser电动汽车公司经理佩德罗·佩尼亚,在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围绕“中国商用车转型升级的阵痛与机遇”这一话题进行内容分享。

于长信基于对行业的深度研判强调,未来商用车市场核心挑战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难以摆脱的内卷竞争,以及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规模增长、盈利承压与研发投入”三难境地。

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长信

刘利成对未来充满信心,并预判未来商用车行业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电动转型加速发展,智能应用进程加快,海外需求保持高位,生态构建更加迫切。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利成

李明在转型升级挑战方面,重点提及3点:一是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经营承压,二是技术迭代倒逼核心竞争力重塑,三是国际贸易壁垒加剧。

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明

李贵平表示,中国作为纯电动商用车的领跑者,已无法像燃油车时代那样借鉴欧美标准,必须以创新者姿态构建自身的行业标准。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贵平

张琳为中国商用车布局欧洲市场提出4条路径:从产品贸易到生态出海,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从产品出海到价值扎根。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

管鸣宇面临行业阵痛,建议企业必须进行全面转型,不只是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更涉及端到端的极致效率、卓越创新和真正的全球化运营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与装配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

佩德罗·佩尼亚呼吁中国与智利深化合作,智利可以提供高要求应用场景的验证场地,并拥有辐射整个拉丁美洲的战略位置。

Sotraser电动汽车公司经理佩德罗·佩尼亚

如何弹好全球化的变奏曲?

高端对话环节,一汽解放集团国际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冷长春,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毛弋,传拓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志刚,光梭未来创始人兼CEO成胜惠,在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围绕“如何弹好全球化的变奏曲”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冷长春强调,必须将海外合规体系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在实践中“交学费”积累经验,助力中国品牌汽车进一步提升在海外市场的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

毛弋在全球化发展方面表示,要秉持“全球化就是本地化”的理念,持续深耕本地市场,精准洞察并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

何墨池建议中国车企在出口过程中,价值才是关键和核心竞争力,期待中国车企能将中国市场的真正价值传递至海外。

杨志刚指出,做好产品与服务是商用车企业国际化的核心,尤其是产品的适应性开发,必须充分契合当地市场法律法规、认证体系、地理气候条件及实际使用场景。

成胜惠表示,商用车企业必须推进全球化布局,出海布局必须构建“车辆+补能+智能化+金融数据”的综合体系,而非仅仅停留在“卖车”单一环节上。

新能源商用车拐点出现

下午主题演讲环节,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杨勇,载合卡车联合创始人兼任首席技术官郭立群博士,广州海珀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熊保平,新一代汽车底盘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华宁,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群泽,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商用车集团首席营销官彭佩敏,在汽车观察创始人、总编辑刘小勇的主持下,围绕“新能源商用车拐点出现,做好场景定义和产业链协同大文章”这一话题进行内容分享。

杨勇针对行业车辆需求,提出“五化”发展方向:一是轻量化,二是集约化,三是绿色化,四是人文化,五是智能化。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青年首席研究员杨勇

郭立群博士表示,新能源重卡行业正迎来爆发期,电池、电机等技术升级与政策利好成发展动力,但补能、安全等痛点仍存。

载合卡车联合创始人兼任首席技术官郭立群博士

熊保平分享了广州海珀特科技有限公司在氢能源重卡领域的探索与目标——聚焦氢能源重卡重载、长续航赛道,针对500t以上场景需求研发。

广州海珀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熊保平

于华宁表示,目前国内半挂车保有量约为430万辆,燃油成本占货运运营成本的30%,重载商用车公路运输碳排放占比达55.4%,所以,续航与降本成为行业痛点。

新一代汽车底盘系统(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华宁

陈群泽指出,商用车电动化正在加速,今年1-9月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17%,三季度渗透率达24%。基于此,陈群泽判断,预计到2030年商用车电动化将升至50%。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陈群泽

彭佩敏认为,中国商用车市场正经历电气化、智能化深刻变革,新能源商用车更是从“政策补贴驱动”迈入“自我驱动”新阶段。

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商用车集团首席营销官彭佩敏

物流运输如何走出效益之困?

头脑风暴一环节,载合卡车联合创始人兼任首席技术官郭立群博士、奇瑞智能科技公司运力生态平台负责人谷小猛、深圳市友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志扬、南京圣旺泰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董小伟,在卡车e族CEO、全国工商联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会常务理事刘涛的主持下,围绕“价值之问:物流运输如何走出效益之困”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郭立群博士认为,提高整体效益是商用车企摆脱“价格战”的最终解决方案,无论是新势力车企还是传统车企,都应该依托技术与数据找到最合理的方式驱动研发与运营。

谷小猛分析道,让好的产品释放出最大的使用价值,是当前构建运力生态的关键,商用车应该从买-用-养-换四个环节,提升产业物流运营效率,而非局限于产品层面。

廖志扬作为商用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的参与者认为,应该把降本增效中的增效放在前面、降本放在后面,维修企业应该与运输企业、主机厂、零部件厂商一起研究如何增效。

董小伟面对行业内卷和价格竞争表示:“目前价格竞争的核心是成本竞争,在效益赋能方面,服务效益是关注重点。”

智能化如何重塑产业生态?

头脑风暴二环节,白犀牛自动驾驶总裁黄刚,祺迹汽车创始人、董事长肖宁,河南凤宝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学,车凌科技副总裁闫凯,在卓众商用车网运营总监冯锐的主持下,围绕“智能之光如何照进现实,重塑生态?”这一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为什么完全无人化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在中国物流车中率先落地?黄刚认为,一是自动驾驶技术趋向成熟;二是自动驾驶技术特别是在无人化之后,能够帮助物流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在判断落地优先级时,是更看重市场需求还是技术成熟度?肖宁认为应该有三个要素在起作用,一是技术,二是市场,三是路权,在这三个要素中找结合点、找匹配点,然后探索出相匹配的场景。

张朝学强调,要更加关注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比如在维保方面,云端保养则是重中之重,而云端保养的关键则取决于智能化监控。

在闫凯看来,商用车和乘用车应用场景大有不同,乘用车更注重娱乐性、舒适性,商用车更注重安全性,包括车辆本身的质量安全和运营安全等。

在为期一天的论坛中,有30余位嘉宾参与现场互动交流,吸引了全球百余家中外媒体报道和产业链专业人士近千人参与,话题讨论精彩纷呈,在汽车行业引起广泛反响。

延伸阅读